民意,又叫民心,是一個社會中大多數社會成員對與之相關的社會公共事務或者社會現象的意見與看法。民意測驗,又稱民意調查,簡稱“民調”,也被叫為公眾意見的調查與測試。民意測驗經常是民主社會執(zhí)政黨了解民情和制定國內外政策以及各種選舉時最常用的調查方法。
民意測驗常用的方法
1.問卷測驗法
這一方法和前面所講過的問卷調查法一樣,一般是就某一政黨交由調查機構準備調查的內容設計并制作成問卷,然后由調查人員選好預定目標被調查者,將問卷發(fā)給他們,請他們當場填好問卷,并及時收回。在完成調查任務時除了要向被調查者致謝外,還應送給對方一份小禮物,以鼓勵該被調查者日后更大的參與熱情以及對該政黨的支持。
2.電話測驗法
這一方法同樣是采用打電話的方式就某一政治問題或者政策方針等事宜向選民征詢意見的一種調查方法。在打電話時要先向被調查者致謝,然后說明主題,隨后就要問的問題聽取被調查者的看法。使用這一方法時同樣應注意時間不可過長,問話應簡明扼要,一定要避免因問題過于煩瑣而使被調查者產生反感情緒。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幾十年,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所有關于政治問題所進行的民意測驗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電話調查法。
3.網絡測驗法
這一方法和前面所講過的一樣,同樣是采用和網民聊天的方式對所要測驗的政治問題進行調查,以期取得第一手資料,為執(zhí)政黨政策的制定與調整,或者在野黨競選策略的制定等取得必需的資料與數據。因具體操作要求和前面說過的網絡調查法相同,在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使用上述方法時,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被調查者的政治傾向性,一般所選定的被調查者應是該政黨的支持者,否則將不會得到預期的調查結果。
此外還有:面對面訪談法,小組訪談法,街頭攔截法等。
民意測驗的內容
民意測驗的內容一般有:該政黨準備制定的某一政策,某一法律條款,選民對某一社會現象的看法,對該政黨執(zhí)政能力的認同感,選民對國家政策最為不滿或者反對較為強烈的情況,等等。以及反對黨就其競選綱領、競選策略、選民心理、社會問題、選民反映最為強烈的事情,等等,這些都是民意測驗時的主要內容。
經常開展民意測驗活動,能夠及時了解并掌握選民心理,及時知道社會上所存在的問題,某些政策的缺陷,以及哪些政策、法律法規(guī)需要修改與調整;這樣的調查與測驗有利于執(zhí)政黨與老百姓經常保持及時有效的溝通,以獲取選民對該黨的好感和支持,最終能很好地穩(wěn)定其執(zhí)政地位。對于反對黨來講,經常進行民意測驗則能夠使其及時把握選民心理,了解其對手政策實施時的得與失,獲取競選時的多種資料,使其競選策略的制定有一個可靠的依據,最終在日后的大選中打敗對手,取得執(zhí)政黨地位。